护理科普
解除噎食 窒息风险
护理科普
老年人常见风险
噎食、窒息
噎食、窒息是进食时,食物进入气管和支气管堵塞了呼吸道,从而导致窒息,甚至危及生命。
正常情况下,噎食是不会发生,因为咽喉部有精确的植物神经调节——进食反射功能,进食时自动封闭气管,开放食管,食物通过咽喉部可以自然进入食道。
老年人容易发生噎食的原因
护理科普
1.咀嚼功能不良,大块食物尤其是肉类,不容易被嚼碎
展开剩余84%2.在饮酒过量时,容易失去自控能力
3.患食管病的老年人较多发生,加上进餐时情绪激动,容易引起食管痉挛
4.老年人的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高,咽反射迟钝,容易造成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噎食
噎食、窒息的表现
肠道健康
1.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痛苦表情
2.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,并用手指口腔
3.部分气道阻塞,可出现剧烈的咳嗽,咳嗽间歇有哮鸣音。轻者面色深紫,双眼直瞪,口中有食物,呼吸困难。重者意识丧失,呼之不应,小便失禁,呼吸停止,脉搏微弱,血压下降
噎食、窒息—急救
2
0
2
5
海姆立克法
(生命拥抱)
抢救得当,50%的病人脱离危险
海姆立克原理:
利用冲击腹部-膈肌下软组织,以突然的冲击,产生向上的压力,使胸腔压力骤然升高,从而压迫双肺下部,驱使肺内残存空气形成一股气流。这股带有冲击性、方向性的长驱直入气管的气流,就能将阻塞气管、喉部的食物或其它异物驱出,使人获救。
1.自我腹部冲击法
可选择将上腹部压在坚硬物上,如桌边、椅背和栏杆处,连续向内、向上冲击5次。重复操作若干次,直到异物排出为止。
2.立位腹部冲击法
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患者,救护者站在患者背后,双手环抱患者腰部,令患者弯腰并头部前倾。
一手握空心拳,拳眼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处;另一手掌紧握此拳,快速向内、向上冲击5次,每次推压动作要明显分开,患者应配合救护者,低头张口,以便异物排出。
3.卧位腹部冲击法
适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,将患者至于仰卧位
一手掌根置于患者腹部正中线、脐上两横指处,
另一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,两手掌根重叠;
两手全力快速向内、向上有节奏冲击5次,重复操作若干次。
不要触及剑突。
检查口腔:如异物被冲出,迅速用手将异物取出。
监审:周 妍
审核:高吉琳
编辑:陆 羽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服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